管仲(全2册)(不是不切实际的成功学案例,而是你我一样鲜活的人生。)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管仲(全2册)(不是不切实际的成功学案例,而是你我一样鲜活的人生。)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管仲(全2册)(不是不切实际的成功学案例,而是你我一样鲜活的人生。)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管仲(全2册)(不是不切实际的成功学案例,而是你我一样鲜活的人生。)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管仲(全2册)(不是不切实际的成功学案例,而是你我一样鲜活的人生。)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管仲(全2册)(不是不切实际的成功学案例,而是你我一样鲜活的人生。)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管仲(全2册)(不是不切实际的成功学案例,而是你我一样鲜活的人生。)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管仲(全2册)(不是不切实际的成功学案例,而是你我一样鲜活的人生。)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管仲(全2册)(不是不切实际的成功学案例,而是你我一样鲜活的人生。)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从“生而为人对不起”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管仲不为人知的鲜活人生。【随书附赠管仲×鲍叔牙书签】
内容简介:
上册:
年仅十六岁的鲍叔牙前往洛阳求学之时,绝没想到将在这里遇到毕生的挚友——管仲。
当时的管仲同样年轻。虽是名门之后,却几乎没享受到家庭的便利。父亲早早亡故,家财被兄长散尽,空手离家外出求学,也迟迟找不到上升的机遇。
与鲍叔牙的相遇虽给管仲带来了一丝希望,却没能止住他人生下行的步伐。婚约被毁、独自赡养老母、被追债上门、无奈从军、受尽怀疑……
在没有被历史记录的时间中,管仲演绎着悲凉但鲜活的一生。
下册:
当一个年轻人遇到另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时,年轻往往会成为他们之间的阻碍,但这对管鲍二人来说却不是问题。
在鲍叔牙的扶持下,管仲远离了凄凉的家庭,但仍未走出前半生的迷雾。此时的管仲没有史书中那种近乎神性的人格,只是怀抱着一位普通青年的烦恼。
不过,管仲从自己的苦恼中收获的思想,正在历史浪潮的助推下,使他从一个被命运玩弄的个体,变为一个时代的命运主宰。
书籍目录:
上册:
逆光之人
冬夜之星
暗夜之息
陈国丽人
心怀误解
繻葛之战
生命闪烁
商贾之道
悲喜之邑
由郑至齐
有风东来
嘉祥之年
两大势力
下册:
太子与公子
两份遗言
杀意之宴
主仆失踪
王姬与文姜
瓜熟时节
贝丘有异
公孙之乱
命运之箭
桓公庄公
霸者之路
天下主宰
仁心之人
后记
解说
作者介绍:
日本当代历史小说家、文学家。1945年生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曾任职于出版社,于28岁时成为职业小说家。经历漫长的蛰伏后,终于在1990年凭借描写中国夏商王朝的小说《天空之舟》入围直木奖,一举成为备受关注的历史小说家。后凭《夏姬春秋》《乐毅》等中国历史小说接连获得包括直木奖、司马辽太郎奖在内的日本文学至高奖项。并因其创作的中国历史小说在文化领域的突出贡献,获颁紫绶褒章与旭日小绶章。
他的作品将历史的严谨性与小说的文学性、娱乐性充分融合,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格。他像解迷般将历史中的蛛丝马迹串联,辅以神妙的想象力,将古籍中的人物还原成一个个性格迥异、有血有肉的人。不论读者是否对历史感兴趣,都能从一段段精妙的故事中,感受到宫城谷昌光以及历史人物本身的魅力。 东京大学日本文化研究专业博士。旅居日本十年,主要从事汉语教学工作,并参与NHK中文广播节目录制。归国后主要从事辞典编纂及教学工作。热爱读书,喜欢翻译。已出版译作有《废墟上的少女侦探2》《好好回话》《无痛自律》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逆光之人
“客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迎接鲍叔一行人的是一声洪亮的问候。说话的人待鲍叔从马车上下来,立刻上前轻声招呼车夫,将他领至马厩,停好马车。很快,车夫回到鲍叔身边,说:“这人很机灵,他把马从车上解下来喂了食水,还麻利地把马车上的泥灰扫了。召公能有这样的家仆,想必本人也一定是当世俊杰呢。”
“这样啊……”鲍叔听了,抬头看了看洛阳的天空,展了展胸,深吸一口气,慢慢地呼了出来。鲍叔请求面见召公家的管家,呈上了父亲的亲笔书信。管家看上去四十多岁,眉毛很浓。看了书信,管家抬起头说:
“阁下为求学从齐国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他说着,看向鲍叔一行人带来的礼物,打量了一下礼品的分量,而后说道:
“求学一事,想必家主定会应允,但有一事需要事先向阁下讲明。家主高居王佐之位,无暇顾及自家事务,自然也没有时间亲自指导学生。不过,家主门下有识之士众多,皆可为师。如果阁下入家主门下,需要先跟在家中高徒的身边学习。如此这般,不知阁下能否明白。”
管家意味深长地讲了一番。站在壮年管家面前的这位前来求学的少年年方十六,虽然只有十六岁,却有着与齐国大夫家三公子相符的凛然气魄,一看便知绝非等闲之辈,所以管家言语之间也未敢轻慢。
“这个人不坏。”鲍叔心想。
先前,鲍叔暗自在心中盘算过来召公家求学的事,觉得此行是吉非凶,但他也不是全然笃定。来召公这里求学并不是鲍叔自己的选择,是他的父亲鲍敬叔的决定。父亲对他说:“召公乃尚古之人,听闻各国好学之士,他都愿意纳入门下。你是家中三子,无法继承家业,不如到召公那里勤勉求学,日后学成归来,能居高位辅佐我齐国国君自然好,退而求其次也可在我齐国或他国的大臣处做一个管家。所以,为长远计,你的学费用度,为父绝不会吝惜。”
“鲍”是鲍叔一家的氏,他们一族的姓是“姒”。姒姓始于夏王朝帝禹,大禹的子孙皆姓姒,后来以各自所在封地名为氏。鲍敬叔在齐国得到了封邑,属于中等贵族,但在血统上与齐国公室并没有关系。齐国自军事天才太公望建国之时起,便是一个多民族的诸侯国。太公望辅佐了文王、武王、成王三代周王,虽然太公自己姓羌(姜),但并没有格外优待重用姜姓一族,反而提拔了很多异姓才俊担当要职。换言之,比起血统,太公望更看重才能。在这一点上,齐国与其他诸侯国完全不同。周王室在思想上崇尚血统的纯正,这种血统思想在当时是一种新思想。比如,从表示“约定”的词来看,周以前多用“誓”字,指言语上的约定,而周以后在立约时需要歃血为盟,所以多用“盟”字。“盟”字下面的部分其实原来不是“皿”,而是“血”。当然,只要齐国君主还臣服于周王,就一定会对周王室的思想礼法有所忌惮,只不过齐国公室的始祖太公望所秉持的民族平等思想,在齐国并没有完全消失。所以,无论是异姓人还是异国人,若要说哪里能让他们安居的话,天下虽大,却唯有齐国。
鲍敬叔的祖辈父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效忠齐国君主的,已经不得而知。不过,能够得到封邑的人,通常不是历经数朝的重臣就是建功立业的功臣。另外,一些从其他诸侯国逃亡至齐的贵族有时也能得到封邑。春秋初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数不胜数,其中姒姓之国,仅为人所熟知的就有“杞、鄫、斟灌、观、扈”五国。
其中,杞国距齐国不远,容易与离齐国更近的纪国搞混,但其实纪国是羌姓之国。顺带一提,后来有一个成语叫“杞人忧天”,这使杞国在另外一个意义上为人所熟知。如果鲍敬叔的祖辈父辈出身于这五国之中的某一国公室,因为某些原因逃到了齐国,那么他家能在齐国获得一邑之封也不足为奇。
鲍敬叔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觉得没有比叔牙更好的孩子了。“叔牙”是鲍叔的名讳。鲍敬叔自己是家中第三子,但是他继承了家业,所以他其实大可以也让并非长子的叔牙继承家业。但是,他担心家中会因此生出无谓的波澜,只好作罢。
叔牙身有大翼——有能力在外面大展宏图的人,不应该被圈养在家庭的樊笼中。鲍敬叔相信,叔牙一定能在外面自立门户。
鲍叔的学识在齐国也确实是出类拔萃。
“你应该去周王都,多增长些见识。”
鲍敬叔说这话时带着不容拒绝的强势。就这样,他将自己得意的孩子送了出去。
“以后我还应该学些什么呢?”
鲍叔对知识的力量抱有怀疑。人应当具有优良的学识,对此他并无疑议,只是他不认为真正的学识是钻研古籍典故就能得到的。
想想周王朝的衰亡就知道了。鲍叔知道,大约六十年前,周王朝曾一度覆灭。当时,周幽王手下的官员们不仅没能阻止周幽王的颓败,反而加速了周王朝的崩溃。君王身边的辅臣皆出自名门,都是饱学之士,但是他们缺乏能够支撑起自己学识的勇气。直白一点来说,日常辅君佐政的智慧,算不上智慧。从这点来看,召公的先祖非常了不起。周幽王的父亲是周宣王,周宣王的父亲是周厉王,当时辅佐周厉王的那一任召公忧心厉王的暴政,时常直言进谏。当厉王遭到子民围攻,将要丧命之时,是召公将厉王的太子(后来的宣王)藏了起来,又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当作太子交给了叛军,太子才得以逃脱。真正的贤明之士,该当如此。
鲍叔对于师从召公后人一事并无不满,只不过他没有心情专心修学。比起这些,他更想学习射箭和剑术,强健体魄和锻炼胆识。他希望自己精神刚正,同时,作为精神载体的身体也能一样坚固。越是以博学自夸的人,在危急存亡的时刻越是容易张皇失措,因为他们没有强大的身心来运用自己的知识。所以,对那些不曾在战场上直面过生死的王公大臣,鲍叔内心充满了轻蔑。
“既然召公不能亲自指导,那我另有安排。”鲍叔心想。
他辞别了管家,略带不悦地对等在外面的车夫说:
“我们找处宅子。”
这个车夫是父亲派到他身边的家仆,名叫“贝佚”。贝佚身上还有一些隐秘的传闻。据说,贝佚是鲍叔的父亲鲍敬叔年轻时与家中侍女所生。鲍叔对此也略有耳闻,若传闻属实,那贝佚就是他的庶兄,但不知何故,贝佚并不姓鲍,而是姓贝。贝佚的年纪在鲍叔的长兄之上,已经三十多岁了,他鼻梁的形状确实跟鲍叔的父亲有几分相似。
鲍叔主仆二人边聊天边向马厩走去。这时,初接待他们的那个男人又走上前,对他们说:
“在下知道一处空房,公子可要一看?”
鲍叔这才打量了一下这个男子。此人二十岁上下,中等身材,肤色略暗,相貌平平,没什么特点。
“一个好心人,仅此而已。”鲍叔想。他对这个人没有生出更多的兴趣。
那人走在前面给他们的马车领路,用手指着前方大路上不远处的一所宅子,说道:
“在下去跟这家主人打一声招呼,让他领您进宅子里面看看。”
说完,便先行一步朝那宅子走了过去。
“这看着不像是平民百姓的宅子呢。”
贝佚沿着宅子外面低矮的墙垣走起来,似乎是打算绕行一周。此时,留在马车里的鲍叔心想:“这家人恐怕并非士族,是官吏吧。”
没过多久,贝佚回到马车旁,对鲍叔说:
“这宅子不错,没有什么破损。联排的下人房大小也正适合,住得下几个家仆和婢女。”
“这样啊,不过招募身家清白、为人可靠的家仆和婢女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就交给刚才那个人吧,想必他二三日之内就能给我们找来。”
“哈哈,公子已经开始信任那个人了吗?”贝佚笑出了声。
“那人不坏,况且他不是召公家的人吗?”
“恐怕并不是召公的家臣。”
“嗯,言之有理。应该不是家臣。”
那个人周身散发着一种非同寻常的气场。他身着便装出入召公家,卫士和家仆却并不喝止他,可见此人受到特许,可以自由进出。
正说着,他们谈论的人已经与宅子的主人一起来到了马车前。这家的主人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头上没有戴冠,只围着纶巾,明显是庶人的打扮。老者朝马车里的鲍叔郑重地低头行礼,而后目光移向贝佚,眼神锐利地盯着他头上的冠,问道:
“阁下可是自东方而来?”
贝佚只是微微一笑,没有答话。在当时,年满二十岁才行加冠礼,鲍叔这时还差四岁,头上自然没有戴冠。但是,好奇心重的他忍不住探出身来,高声问道:
“何以见得是自东方而来?”
宅子的主人再次低头行礼,说道:
“小老儿经营一些冠巾的生意,故而认得。”
其实,这位老者就是现在说的卖帽子的商贩。
“还未自报家门,失礼了。小老儿人称果氏,公子也这样称呼就好。敢问公子是——”
“齐侯之臣,鲍氏之子,鄙名叔。”
“原来如此,是齐国来的贵客啊。敢问鲍大人是大夫还是上士?”
“大夫。齐国都城临淄西去三百里,有一地名鲍,那里是家父的食邑。”
鲍叔没打算隐瞒,一一直言相告。果氏抬起头,神色柔和了一些,又向贝佚问道:
“那么这位是——”
贝佚的眼神里流露出些许“这人真啰唆”的不耐烦,答道:
“我是鲍大人的臣下,这次是陪我家公子出来求学的。”
“原来如此……敢问大人是中士还是下士?”
果氏继续刨根问底。
“中士。这些与我们租宅子可有什么相干吗?”
“哈哈,算有吧。中士的话,家中应该会有十八名家臣吧。不知大人是否婚配?”
“未娶正妻。我说果氏,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进去看宅子?”
“马上,马上——”
果氏突然一脸喜色地推开宅院大门,引着鲍叔和贝佚,一边逛宅子一边给他们介绍。带果氏过来的那个男子没有一起进来,他留在门外,静静地望着天空。鲍叔再次回到马车近前时,瞧着那男子的侧颜。
“咦!”鲍叔心中有点意外。刚刚明明觉得这个人相貌平平,可这时再看,他的侧颜和身形都散发着一种男人的魅力。“这个家伙究竟是何方神圣?”
鲍叔的神色突然锐利起来。也许是觉察到了鲍叔的目光,男子收回望向天空的目光,对鲍叔莞尔一笑,像是在掩饰什么。鲍叔却像是要捅破这层掩饰一般,凝视着他问道:
“还没请教尊姓大名,不知可否相告。”
“称呼在下管仲便好。”
那男子直截了当地回答,然后突然敛去了笑意。
“我家先祖是周穆王一支,与管叔鲜无关,特此相告。”
说罢,他像是不想再被追问似的,移开了视线。周穆王是终确立西周王朝的周成王的曾孙,自报家门说是周穆王后人本来没什么奇怪的,但是管仲特意点出了管叔鲜的名字,其中必有缘故。管叔鲜是周成王的父亲周武王的弟弟,也就是周成王的叔父。武王灭商之后,管叔鲜被分封在一处名为管(位于黄河南岸)的地方。到此为止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但问题出现在武王去世之后。当时成王尚且年幼,所以由周公旦摄政,周公旦也是武王的弟弟,比管叔鲜要小。对管叔鲜来说,在自己弟弟手下当差自然是很不愉快的事,但更让他不快的是周公旦俨然无视成王,强横专断。因此,管叔鲜与他们另一个弟弟蔡叔度商议举兵反叛,终却遭了周公旦诛杀。但是,管叔鲜此举并不被大家认为是匡扶正义。后来,蔡叔度之子被赦免,而管叔鲜的子孙后代却始终不容于周朝王室,所以管叔鲜谋反的污名一直没能洗刷。恐怕管仲每次自报家门时,都会被人当面揶揄“是那个管叔鲜的后人吧”。这令他心中不悦,所以才会在与人初次见面时突然提到:
我家先祖不是管叔鲜。
“管”这个姓氏又写作“筦 ”或“菅”。管仲的父亲家住颍上(颍水河畔的县邑),人称“管庄仲”或“管严仲”。颍水源头的附近有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嵩山南麓有一处被称为阳城的地方,是夏王朝开国始祖大禹的都城,那里曾经是华夏文明的中心。所以,颍水沿岸一带的文明程度很高,贤人辈出,管仲便是其中之一。确切地说,他是其中的佼佼者。当然,此时的管仲还是一个无名之辈。管仲的名讳是“夷吾”。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超越国境的中国历史小说家,
因传扬中国历史而两度授勋的日本作家。
宫城谷昌光:将历史的严谨性与小说的娱乐性合二为一,开创中国历史小说新境界的作家。
凭中国历史小说拿遍日本文学大奖:
1990年:《天空之舟》获直木奖候补。
1991年:《天空之舟》获新田次郎文学奖、《夏姫春秋》获直木奖。
1993年:《重耳》获艺术选奖文部大臣奖。
1996年:获中日文化奖。
2000年:《乐毅》获司马辽太郎奖。
2001年:《子产》获吉川英治文学奖。
2004年:获菊池宽奖
2006年:获颁紫绶褒章。
2016年:获每日艺术奖
2016年:获颁旭日小绶章
2、独特构想补完管仲前半生,
看到有血有肉的管仲,以及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成长之路。
颓丧的管仲、阳光的鲍叔牙,以及坚毅、聪慧的女子梁娃与檽叔,上演了一出成长群像。
没有人是人过中年后凭空出现在历史中的成功者,
他们都是跌跌撞撞走过青春旅途的失败家。
3、以文学使历史更精彩,以历史使文学更真实。
先凭一章《命运之简》详细再现管仲刺杀公子小白那充满戏剧性的一战,随后接连考据《史记》《春秋》《管子》《国语》,以史书证据佐证行文逻辑。沉浸之余无需怀疑本书的专业性。
4、这个人,以一己之力将政策提升到现代化水平,
你甚至能学到当代社会运行的原理。
减税降费,税赋分级;
物价宏观调控;
士农工商产业聚集;
生产专业化、产业扩大化,建成生产壁垒……
没想到历史小说竟能如此褪去时代隔阂。
书摘插图
逆光之人
“客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迎接鲍叔一行人的是一声洪亮的问候。说话的人待鲍叔从马车上下来,立刻上前轻声招呼车夫,将他领至马厩,停好马车。很快,车夫回到鲍叔身边,说:“这人很机灵,他把马从车上解下来喂了食水,还麻利地把马车上的泥灰扫了。召公能有这样的家仆,想必本人也一定是当世俊杰呢。”
“这样啊……”鲍叔听了,抬头看了看洛阳的天空,展了展胸,深吸一口气,慢慢地呼了出来。鲍叔请求面见召公家的管家,呈上了父亲的亲笔书信。管家看上去四十多岁,眉毛很浓。看了书信,管家抬起头说:
“阁下为求学从齐国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他说着,看向鲍叔一行人带来的礼物,打量了一下礼品的分量,而后说道:
“求学一事,想必家主定会应允,但有一事需要事先向阁下讲明。家主高居王佐之位,无暇顾及自家事务,自然也没有时间亲自指导学生。不过,家主门下有识之士众多,皆可为师。如果阁下入家主门下,需要先跟在家中高徒的身边学习。如此这般,不知阁下能否明白。”
管家意味深长地讲了一番。站在壮年管家面前的这位前来求学的少年年方十六,虽然只有十六岁,却有着与齐国大夫家三公子相符的凛然气魄,一看便知绝非等闲之辈,所以管家言语之间也未敢轻慢。
“这个人不坏。”鲍叔心想。
先前,鲍叔暗自在心中盘算过来召公家求学的事,觉得此行是吉非凶,但他也不是全然笃定。来召公这里求学并不是鲍叔自己的选择,是他的父亲鲍敬叔的决定。父亲对他说:“召公乃尚古之人,听闻各国好学之士,他都愿意纳入门下。你是家中三子,无法继承家业,不如到召公那里勤勉求学,日后学成归来,能居高位辅佐我齐国国君自然好,退而求其次也可在我齐国或他国的大臣处做一个管家。所以,为长远计,你的学费用度,为父绝不会吝惜。”
“鲍”是鲍叔一家的氏,他们一族的姓是“姒”。姒姓始于夏王朝帝禹,大禹的子孙皆姓姒,后来以各自所在封地名为氏。鲍敬叔在齐国得到了封邑,属于中等贵族,但在血统上与齐国公室并没有关系。齐国自军事天才太公望建国之时起,便是一个多民族的诸侯国。太公望辅佐了文王、武王、成王三代周王,虽然太公自己姓羌(姜),但并没有格外优待重用姜姓一族,反而提拔了很多异姓才俊担当要职。换言之,比起血统,太公望更看重才能。在这一点上,齐国与其他诸侯国完全不同。周王室在思想上崇尚血统的纯正,这种血统思想在当时是一种新思想。比如,从表示“约定”的词来看,周以前多用“誓”字,指言语上的约定,而周以后在立约时需要歃血为盟,所以多用“盟”字。“盟”字下面的部分其实原来不是“皿”,而是“血”。当然,只要齐国君主还臣服于周王,就一定会对周王室的思想礼法有所忌惮,只不过齐国公室的始祖太公望所秉持的民族平等思想,在齐国并没有完全消失。所以,无论是异姓人还是异国人,若要说哪里能让他们安居的话,天下虽大,却唯有齐国。
鲍敬叔的祖辈父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效忠齐国君主的,已经不得而知。不过,能够得到封邑的人,通常不是历经数朝的重臣就是建功立业的功臣。另外,一些从其他诸侯国逃亡至齐的贵族有时也能得到封邑。春秋初期,大大小小的诸侯国数不胜数,其中姒姓之国,仅为人所熟知的就有“杞、鄫、斟灌、观、扈”五国。
其中,杞国距齐国不远,容易与离齐国更近的纪国搞混,但其实纪国是羌姓之国。顺带一提,后来有一个成语叫“杞人忧天”,这使杞国在另外一个意义上为人所熟知。如果鲍敬叔的祖辈父辈出身于这五国之中的某一国公室,因为某些原因逃到了齐国,那么他家能在齐国获得一邑之封也不足为奇。
鲍敬叔看着自己的儿子,心中觉得没有比叔牙更好的孩子了。“叔牙”是鲍叔的名讳。鲍敬叔自己是家中第三子,但是他继承了家业,所以他其实大可以也让并非长子的叔牙继承家业。但是,他担心家中会因此生出无谓的波澜,只好作罢。
叔牙身有大翼——有能力在外面大展宏图的人,不应该被圈养在家庭的樊笼中。鲍敬叔相信,叔牙一定能在外面自立门户。
鲍叔的学识在齐国也确实是出类拔萃。
“你应该去周王都,多增长些见识。”
鲍敬叔说这话时带着不容拒绝的强势。就这样,他将自己得意的孩子送了出去。
“以后我还应该学些什么呢?”
鲍叔对知识的力量抱有怀疑。人应当具有优良的学识,对此他并无疑议,只是他不认为真正的学识是钻研古籍典故就能得到的。
想想周王朝的衰亡就知道了。鲍叔知道,大约六十年前,周王朝曾一度覆灭。当时,周幽王手下的官员们不仅没能阻止周幽王的颓败,反而加速了周王朝的崩溃。君王身边的辅臣皆出自名门,都是饱学之士,但是他们缺乏能够支撑起自己学识的勇气。直白一点来说,日常辅君佐政的智慧,算不上智慧。从这点来看,召公的先祖非常了不起。周幽王的父亲是周宣王,周宣王的父亲是周厉王,当时辅佐周厉王的那一任召公忧心厉王的暴政,时常直言进谏。当厉王遭到子民围攻,将要丧命之时,是召公将厉王的太子(后来的宣王)藏了起来,又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当作太子交给了叛军,太子才得以逃脱。真正的贤明之士,该当如此。
鲍叔对于师从召公后人一事并无不满,只不过他没有心情专心修学。比起这些,他更想学习射箭和剑术,强健体魄和锻炼胆识。他希望自己精神刚正,同时,作为精神载体的身体也能一样坚固。越是以博学自夸的人,在危急存亡的时刻越是容易张皇失措,因为他们没有强大的身心来运用自己的知识。所以,对那些不曾在战场上直面过生死的王公大臣,鲍叔内心充满了轻蔑。
“既然召公不能亲自指导,那我另有安排。”鲍叔心想。
他辞别了管家,略带不悦地对等在外面的车夫说:
“我们找处宅子。”
这个车夫是父亲派到他身边的家仆,名叫“贝佚”。贝佚身上还有一些隐秘的传闻。据说,贝佚是鲍叔的父亲鲍敬叔年轻时与家中侍女所生。鲍叔对此也略有耳闻,若传闻属实,那贝佚就是他的庶兄,但不知何故,贝佚并不姓鲍,而是姓贝。贝佚的年纪在鲍叔的长兄之上,已经三十多岁了,他鼻梁的形状确实跟鲍叔的父亲有几分相似。
鲍叔主仆二人边聊天边向马厩走去。这时,初接待他们的那个男人又走上前,对他们说:
“在下知道一处空房,公子可要一看?”
鲍叔这才打量了一下这个男子。此人二十岁上下,中等身材,肤色略暗,相貌平平,没什么特点。
“一个好心人,仅此而已。”鲍叔想。他对这个人没有生出更多的兴趣。
那人走在前面给他们的马车领路,用手指着前方大路上不远处的一所宅子,说道:
“在下去跟这家主人打一声招呼,让他领您进宅子里面看看。”
说完,便先行一步朝那宅子走了过去。
“这看着不像是平民百姓的宅子呢。”
贝佚沿着宅子外面低矮的墙垣走起来,似乎是打算绕行一周。此时,留在马车里的鲍叔心想:“这家人恐怕并非士族,是官吏吧。”
没过多久,贝佚回到马车旁,对鲍叔说:
“这宅子不错,没有什么破损。联排的下人房大小也正适合,住得下几个家仆和婢女。”
“这样啊,不过招募身家清白、为人可靠的家仆和婢女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就交给刚才那个人吧,想必他二三日之内就能给我们找来。”
“哈哈,公子已经开始信任那个人了吗?”贝佚笑出了声。
“那人不坏,况且他不是召公家的人吗?”
“恐怕并不是召公的家臣。”
“嗯,言之有理。应该不是家臣。”
那个人周身散发着一种非同寻常的气场。他身着便装出入召公家,卫士和家仆却并不喝止他,可见此人受到特许,可以自由进出。
正说着,他们谈论的人已经与宅子的主人一起来到了马车前。这家的主人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头上没有戴冠,只围着纶巾,明显是庶人的打扮。老者朝马车里的鲍叔郑重地低头行礼,而后目光移向贝佚,眼神锐利地盯着他头上的冠,问道:
“阁下可是自东方而来?”
贝佚只是微微一笑,没有答话。在当时,年满二十岁才行加冠礼,鲍叔这时还差四岁,头上自然没有戴冠。但是,好奇心重的他忍不住探出身来,高声问道:
“何以见得是自东方而来?”
宅子的主人再次低头行礼,说道:
“小老儿经营一些冠巾的生意,故而认得。”
其实,这位老者就是现在说的卖帽子的商贩。
“还未自报家门,失礼了。小老儿人称果氏,公子也这样称呼就好。敢问公子是——”
“齐侯之臣,鲍氏之子,鄙名叔。”
“原来如此,是齐国来的贵客啊。敢问鲍大人是大夫还是上士?”
“大夫。齐国都城临淄西去三百里,有一地名鲍,那里是家父的食邑。”
鲍叔没打算隐瞒,一一直言相告。果氏抬起头,神色柔和了一些,又向贝佚问道:
“那么这位是——”
贝佚的眼神里流露出些许“这人真啰唆”的不耐烦,答道:
“我是鲍大人的臣下,这次是陪我家公子出来求学的。”
“原来如此……敢问大人是中士还是下士?”
果氏继续刨根问底。
“中士。这些与我们租宅子可有什么相干吗?”
“哈哈,算有吧。中士的话,家中应该会有十八名家臣吧。不知大人是否婚配?”
“未娶正妻。我说果氏,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进去看宅子?”
“马上,马上——”
果氏突然一脸喜色地推开宅院大门,引着鲍叔和贝佚,一边逛宅子一边给他们介绍。带果氏过来的那个男子没有一起进来,他留在门外,静静地望着天空。鲍叔再次回到马车近前时,瞧着那男子的侧颜。
“咦!”鲍叔心中有点意外。刚刚明明觉得这个人相貌平平,可这时再看,他的侧颜和身形都散发着一种男人的魅力。“这个家伙究竟是何方神圣?”
鲍叔的神色突然锐利起来。也许是觉察到了鲍叔的目光,男子收回望向天空的目光,对鲍叔莞尔一笑,像是在掩饰什么。鲍叔却像是要捅破这层掩饰一般,凝视着他问道:
“还没请教尊姓大名,不知可否相告。”
“称呼在下管仲便好。”
那男子直截了当地回答,然后突然敛去了笑意。
“我家先祖是周穆王一支,与管叔鲜无关,特此相告。”
说罢,他像是不想再被追问似的,移开了视线。周穆王是终确立西周王朝的周成王的曾孙,自报家门说是周穆王后人本来没什么奇怪的,但是管仲特意点出了管叔鲜的名字,其中必有缘故。管叔鲜是周成王的父亲周武王的弟弟,也就是周成王的叔父。武王灭商之后,管叔鲜被分封在一处名为管(位于黄河南岸)的地方。到此为止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但问题出现在武王去世之后。当时成王尚且年幼,所以由周公旦摄政,周公旦也是武王的弟弟,比管叔鲜要小。对管叔鲜来说,在自己弟弟手下当差自然是很不愉快的事,但更让他不快的是周公旦俨然无视成王,强横专断。因此,管叔鲜与他们另一个弟弟蔡叔度商议举兵反叛,终却遭了周公旦诛杀。但是,管叔鲜此举并不被大家认为是匡扶正义。后来,蔡叔度之子被赦免,而管叔鲜的子孙后代却始终不容于周朝王室,所以管叔鲜谋反的污名一直没能洗刷。恐怕管仲每次自报家门时,都会被人当面揶揄“是那个管叔鲜的后人吧”。这令他心中不悦,所以才会在与人初次见面时突然提到:
我家先祖不是管叔鲜。
“管”这个姓氏又写作“筦 ”或“菅”。管仲的父亲家住颍上(颍水河畔的县邑),人称“管庄仲”或“管严仲”。颍水源头的附近有五岳之一的中岳嵩山,嵩山南麓有一处被称为阳城的地方,是夏王朝开国始祖大禹的都城,那里曾经是华夏文明的中心。所以,颍水沿岸一带的文明程度很高,贤人辈出,管仲便是其中之一。确切地说,他是其中的佼佼者。当然,此时的管仲还是一个无名之辈。管仲的名讳是“夷吾”。
书籍介绍
从“生而为人对不起”到“修身治国平天下”。
不是不切实际的成功学案例,
而是你我一样鲜活的人生。
——————————
超越国境的中国历史小说大师,
因传扬中国历史而两度授勋的日本作家——宫城谷昌光
以独特构想补完管仲前半生,看到有血有肉的管仲,以及我们每个人的青春成长之路。
——————————
上册:
年仅十六岁的鲍叔牙前往洛阳求学之时,绝没想到将在这里遇到毕生的挚友——管仲。
当时的管仲同样年轻。虽是名门之后,却几乎没享受到家庭的便利。父亲早早亡故,家财被兄长散尽,空手离家外出求学,也迟迟找不到上升的机遇。
与鲍叔牙的相遇虽给管仲带来了一丝希望,却没能止住他人生下行的步伐。婚约被毁、独自赡养老母、被追债上门、无奈从军、受尽怀疑……
在没有被历史记录的时间中,管仲演绎着悲凉但鲜活的一生。
下册:
当一个年轻人遇到另一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时,年轻往往会成为他们之间的阻碍,但这对管鲍二人来说却不是问题。
在鲍叔牙的扶持下,管仲远离了凄凉的家庭,但仍未走出前半生的迷雾。此时的管仲没有史书中那种近乎神性的人格,只是怀抱着一位普通青年的烦恼。
不过,管仲从自己的苦恼中收获的思想,正在历史浪潮的助推下,使他从一个被命运玩弄的个体,变为一个时代的命运主宰。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4分
使用便利性:8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7分
是否包含广告:8分
加载速度:3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收费(177+)
- 差评(497+)
- 藏书馆(297+)
- 好评(189+)
- 服务好(433+)
- 经典(143+)
- 体验满分(77+)
下载评价
- 网友 融***华:
下载速度还可以
- 网友 谢***灵: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沈***松:
挺好的,不错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 网友 后***之:
强烈推荐!无论下载速度还是书籍内容都没话说 真的很良心!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冯***卉: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利***巧: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田***珊: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喜欢"管仲(全2册)(不是不切实际的成功学案例,而是你我一样鲜活的人生。)"的人也看了
全台湾吃喝玩乐情报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星占与梦占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智能机器人原理与实践 陈雯柏,吴细宝,许晓飞,刘琼,刘学君 清华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诗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室内设计基础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外汇交易的10堂必修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叫魂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Maya白金手册3 材质、灯光与渲染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春秋左传注(修订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寻宝记神兽发电站1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计算机操作系统习题与考研真题解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初中英语/解题捷径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我是ADD,怎么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加拿大一周游(第二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梦的十种性格解析 王荣义 著,杨惠君 彩访撰言语 湖南文艺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超杀人事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闪闪的红星(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如何快速怀孕 (英)葛兰威尔 著,刘令仪 等译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学生世界地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6分
人物塑造:4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4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5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6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3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8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9分
现实相关:9分
沉浸感:5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