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亲爱的二老:列维-斯特劳斯家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致亲爱的二老:列维-斯特劳斯家书 致亲爱的二老:列维-斯特劳斯家书精美图片](https://img3m6.ddimg.cn/85/7/29130736-1_h_2.jpg)
致亲爱的二老:列维-斯特劳斯家书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一幅人类学大师列维-斯特劳斯的自画像 一部关于“逝去的世界”的私人记录 讲述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人生中动荡、艰难却至为关键的10年
内容简介:
《致亲爱的二老》收录了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1931年到1942年间写给父母的两百多封家书,标题出自他几乎每封信的抬头“亲爱的二老”( Chers tous deux)。这本家书集由列维-斯特劳斯遗孀莫妮卡·列维-施特劳斯编辑整理,记录了列维-施特劳斯人生中动荡、艰难但也至为重要的10年。
这10年里,他在斯特拉斯堡的斯蒂恩军营里服过兵役;在结婚后定居蒙德马桑,并在城里的高中谋得一份教职;他又乘船前往巴西,在美洲留下了研究和探索的足迹;他还曾流亡纽约,在这里与美国人类学界建立了密切的交往。在信中,他向父母表达自己对物质生活的担忧,讲述自己看过的电影、戏剧,分享拥有相机后的各种体验,也分享自己关于人类学的论文发表后的喜悦。诚如他的遗孀莫妮克·列维-斯特劳斯所说:“这些书信其实就是日记,而日记恰如一种自画像。通过公开这些信件,希望人们能了解他隐藏于学者身份之后的另一面”。
书籍目录:
部分 战前信件
斯特拉斯堡信件
巴黎信件
蒙德马桑信件
马赛和西班牙信件
第二部分 美洲信件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前言(2002)
马提尼克信件
波多黎各信件
纽约信件
声明
作者介绍:
[法]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法兰西学院荣誉退休教授,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著名人类学家,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 列维-斯特劳斯出生于1908年,早年就学于巴黎大学。青年时代爱好哲学,并醉心于卢梭、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思想;嗣后致力于文化人类学研究达50余年之久。20世纪30年代他曾在巴西考察当地土著社会多年;40年代旅美期间钻研英美人类学与结构语言学,陆续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1959年起任法兰西学院教授。他的学术影响波及人类学、语言学、哲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S38
夏尔–阿佩尔街26 号星期四,晚上[1932年1月7日]
亲爱的二老:
写这封信的人很开心,因为他已将明天的假期收入囊中。刚刚终于结束了由来已久的打针。所有同伴都去睡觉了,看着不像生病。而我能休息一两天了。司令医生不假思索就放过了我,假期就这么到手了。我今晚会在家,感觉很惬意,但也得适当为大家服务,因为所有人都躺在床上。而我也乐意为之,因为没费很大力气就准假了!
附上一张两周前照的连队照片。像往常一样,我没有刮胡子,而且摘掉了眼镜(镜片会反光),看着就像十五岁。我把队里所有伙伴都称赞了一番。我的右手边位是洛佩尔,右下方第二位是沙雷尔。从照片左上方往下数第四排,第二个是让内尔,后一个是德尔.佐珀。他们是我周日晚上的玩伴。我在背面标注了下级军官的名字。后请看排的望远镜、37 大炮、Stokes 迫击炮、电话、无线传输和光学设备。
我找到了带框架的盒子,用于妥善放置和携带相机。这个相机非常好;不足之处就是四米之内不能聚焦,而且没有磨砂玻璃。后一个缺陷是没有底座,我明天去商店看能否找到合适的底座。我还没拍过照。如果以后要处理感光片,爸爸,如果不麻烦的话,我更希望你来弄,我不信任那些专业人士。
除此之外,我们的生活节奏非常慢。今天早晨的训练主要是踢足球和装天线,现在是在城墙后方训练,也就是站在阿格诺广场上背朝城区的左手边。下午几乎都是室内作业,只有昨天是在德塞射击场。他们很怕我们感冒,所以安排任何事情都会考虑这一点。
伙食似乎有所改善。今天的甜点是香蕉,据说明天有苹果。这已经是奢侈了!我还没想好明天做什么。出去转转,去科拉莉家看看,好确定周日去哪儿吃午饭,布洛克一家也邀请我了。至于其他亲戚,比如鲍曼、勒维那儿,我就不去了,这会让我很烦。我的亲戚也太多了!每月四个周日,也不难打发!只要有沙发、书或杂志,一天就会过得幸福满满。而且如果我能回巴黎,就只需在这里过十几个周日了!说到这儿,保罗.雷诺应该差不多回去了吧,波勒.雷尚巴克能不能去问问?估计再过一个月帕莱夫斯基也会回去吧?
现在我正在读一本讲弗洛伊德学派的书,是我有一天突然想到的。很有意思,但晦涩难懂。我在第戎的勒布尔索花十法郎买了一本蒲鲁东的精装版小册子,也就是1852 年的第三版《从十二月十日政变看社会革命》。我认为没有价值,只是富于激情。我可能明天开始读。如果下周日天气好,不妨去莱茵河,那会是我次用相机拍照。
妈妈,听你说了外祖父的情况,着实令人伤心。他终没挺住手术,这是意料之中,也能理解。那你要经常去凡尔赛了?这里经常有人问起他。
周日之前我不会写信了,今天会在电话里跟你们解释——亲吻你们。
克洛德
附言:在一本摄影杂志上看到一篇很有趣的文章,讲到用不透光屏制作天空的照片。由于相机配置的问题,我可能无法尝试。是这样,用不透光的黑纸做一个边缘呈细齿状的曲面屏,大约遮住镜头上半部分的三分之二。看着特别棒。先取下磨砂镜头,再放置不透光屏,然后从后面观察具体效果。(水平面)上方看到的是屏幕,而下方(地面)则看不到,其实就是减少了透光度。
M36
星期五[1932 年末]
亲爱的二老:
中午过后突然冷了起来,气温下降了几度,预计有雨。我们已经开始感觉到冷,而且带来很多不幸的遭遇:牡蛎冻得很牢,得放到火上烤,窗台上的牛奶瓶冻裂了,等等。没有其他新鲜事了。是的,布罗卡收到了你的信并表示感谢。我们现在用的是焦炭取暖,便宜而且暖和,但供热非常不均匀。刚才试着做了肉馅饼,结果惨败,烤了一个半小时也没熟!
我昨天给外祖父写信了。又去看牙医了,还没完!至于学校的工作,我懒得可怕,上课都会迟到,批改作业也会拖延。今天收到了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安德烈. 迪马的《塞文沙漠》。我会寄给你们,这本书看上去很普通,没有趣味。
爸爸,你觉得快有“诺曼底”订单的新消息了吗?多特里之前跟你说的是一月末,你会去看望他吗?希望油画不是可燃物,否则这些作品就处境艰难了。
没有任何皮埃尔的消息,也无车的消息,所以有点着急了。不,爸爸,即便是罗森加特的话,我也不想要密封车。如果巴黎没有消息,我就试着在这边找个熟悉情况的人,挑选一款雷诺的敞篷车。我觉得汽化器难用这个理由并不充分。这的确是个难题,但仅此而已。如果发动机不错呢?我们可以再看看。
活跃的政治氛围令我十分渴望去巴黎。我认为正在全速迈向全国联盟,党内既已确信终的出路,就应该减少退让,因为让步到后没有任何用途。我每天都会看《法国》,它是西南地区左派联盟的机关刊物。这些地区报做得比巴黎的刊物好。《世界报》和《玛丽安娜》已经看完。我写完《欧洲》的总结,就会立刻寄去。托洛茨基的《俄国革命历史》是一部真正的杰作。《玛丽安娜》这周会刊登一篇富有激情的报道,是由墨西哥军队的一名司令写的《追忆福西特上校》,他还是个谋杀犯!
我们亲吻你们。
克洛德
西十一街51号
[1941 年]7月7日
亲爱的二老:
上周四收到了你们6月15日的来信,但因为当时要和泰蕾兹夫妇去乡下住四天,就想着回来之后再给你们回信。谢谢寄来的书单,但你们没告诉我是否收到了我的所有书,还是只是一部分,可能得确定这个之后才能给你们指出哪些是我必需的。你们给的清单里“缺少大量图书”(我想要社会学、人种学、哲学的),不知是你们没有加进去,还是没收到。不管怎样,虽然书目不全,但还是得感谢你们,挑出的书都很好,等我一有时间就去复印,然后去英国领事馆办手续。我会发电报告诉你们需要做什么。
近几天,工作暂时中断。先是周二,我全天都和里莱特及其两个孩子在一起,他们不知突然从哪儿冒出来,要在纽约度假。她身无分文,等九月中学的情况稳定了,她就能过上清贫但稳定的日子。她很有精力,勇气可嘉。第二天,梅特罗路过纽约,要去海地度假,于是又用了一天时间在人种志博物馆和当地的工作人员聊天。梅特罗的任妻子也在纽约,他想让我认识一下,所以明天我们要一起吃午饭。犹豫了很久要不要浪费这么多时间(主要因为和梅特罗在一起的那天,他告诉我各大专业性杂志任务繁重,所以不可能在六个月之内发表文章),终还是决定和泰蕾兹、迪克一起去了解一下美国乡村,还能一连几天只说英语。而我通常只和法国人见面,所以几乎不会有这种机会。不得不说这一体验着实不错。我开始流利地说英语,不觉疲惫。但我不怎么想再有这种经历了。美国的乡村一点儿也不吸引我。泰蕾兹和迪克都非常友善,随遇而安,对那里充满激情。而我礼貌地假装认同他们的感叹。我们去了几座高约一千米的小山,距离纽约北部约两百公里,位于哈德逊河右岸。风景美丽,但索然无味,就像汝拉山、卢森堡、上洛林地区和孚日山脉之间的地带,有成片的森林,如山毛榉、栎树、冷杉,还有绿油油的草坪、小溪、哈德逊河山谷里的优美小路,这一切既无魅力,也无实际用处。还要说的是,人口密度与枫丹白露森林的情况相当,木屋别墅随处可见,餐馆和咖啡屋遍布各大旅游景点,哪怕再荒凉的地方都有(实乃人迹罕至)。管理部门富有远见,在湖畔设了几张乡村风格的桌子,是为野营的人准备的,还有用铁链拴在树下的绿色垃圾箱!虽然已经在美国电影里看到过这种奇怪的组合,一边是偏僻和真实的大自然,另一边则是各种郊区设施,但亲眼看到还是觉得出乎所料。而且还有许多可爱的动物,松鼠和飞鸟若无其事地在我们面前游荡。我们住的是那种森林里的客栈,老板是爱尔兰人,非常舒适而且清净,餐食也挺奇妙。我们有时散步,有时开车,在附近的湖里沐浴(就在森林里,还有长凳和跳板),采摘方圆几公里随处可见的越橘,但没什么味道。总之很轻松、惬意,但我估计得有一段时间不会想念这种体验了。那里比纽约凉爽多了——纽约近几天的温度叫人难受,晚上甚至觉得冷。
除此之外,没什么要和你们说了。整体局势见好。到目前为止,虽然领土丢失,但并无大碍。我感觉局势能有力地“维持”,而且这么看来,事情不会像之前那样发展得那么迅速。我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当前阶段仍会像以往那样,以一场军事碾压而告终。在这里,看到狂热的积极分子如何像过去一样带着热情漂洋过海,人们就充满信心。这么久了,大家都能辨别什么是好风。但显然迹象并不是很清晰。我上周和安德烈·鲁瓦永一起吃晚饭,度过了一个开心的夜晚,她似乎已经捉襟见肘,可能会接受儿童救济机构的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刚才回来的时候,收到波拉. 卡昂的一条新留言,是关于让– 皮埃尔的事。她大概是收到了W[威比耶?]将军的一封令人费解的电报,好像是在谈钱。还有,我们给吕吕发了电报,他好像也在试着寄钱。即使他们解决了这个财务难题,我还是担心迪娜在办理各种签证时会遇到其他困难。我一会儿就给波拉打电话。今晚吃过饭,我和同事巴尔赞在研究一项计划,我们要一起着手用数学逻辑的方法梳理亲属体系,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我现在正在等一个不认识的美国人,他给我打过几次电话,夸奖了人类博物馆的那些人。他好像很急切地要见我,我不知为何。
不,爸爸,我还没看夏尔. 卓别林的电影,据说是一部失败的作品,毫无反响。影片的内容受到了诅咒,甚至连异域色彩都没有!但能练习英语。我从罗阿讷的信中得知洛雷特的事了,虽然由此释怀,但我挺同情这些可怜人的。他们好像不堪忍受这种伤心,这又多么令人失望。但愿他们能迅速启程,就当作一种补偿。皮埃尔似乎已经抓住了签证这根救命稻草。梅特罗告诉我,耶鲁大学的人对我印象很好,而且对我的英语很满意,只是可惜我无法去到那边。但不管怎样,还是会邀请我明年冬天去做几场讲座。我觉得我还会去哥伦比亚大学做讲座。对于大学而言,现在不是好时候。学生数量减少(由于服兵役),所以人们对大学的信任度大大降低。学校还得在当地讲排场,所以大部分人过得挺惨的。而且,我也没在任何一所学校看到有头衔的教授。谁知道呢?或许时局变得比我们以为的更快。
亲吻你们。
克洛德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前言(2002)
我的母亲于1984 年去世,留下了我曾经写给他们的信件,开始于我到达马提尼克(乘坐我在《忧郁的热带》中提到的Capitaine-Paul-Lemerle 邮轮经历了长途航行),直到珍珠港袭击、与美国开战,战争中断了与法国以及欧洲被占领的更多地区的信件往来。总共三十二封信(其中三封来自我的姨妈卡罗–德尔瓦耶),我每周都会定期写信。
今天重读这些信件,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摧残。有些记忆仍在,但有一些被遗忘了,还有一些片段我甚至无法理解。
诚然,谈论政治、军事事件或人物,需要诉诸委婉表述。多年之后,它们成了一个个谜团。跨大洋洲运输公司并非直接把信件运输到大洋彼岸,途中设有中转站。在百慕大停靠时,要经过英国的严密审查,正如信封被撕开的纸条上“开封检查”字样所示。还有些信件(有时大致相似)到达法国时要接受审查,其中三封还盖有德国审查的邮戳。
这无法解释全部。有些时候,我感觉自己陷入无法解释的记忆黑洞。所以,从1941年起,我开始思考用逻辑数学方法处理亲属系统。当时求助于一位比利时同事,他既是哲学家又是逻辑学家,但记不清是出于他还是我的原因,计划搁浅了。直到三年之后,在著名的数学家安德烈·魏尔的帮助下才获得成功,他当时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
同样,我彻底忘记了遇到罗曼·雅各布森之前的几个月,一位美国同事建议过让我学习音位学,法语是phonologie,但如我在信中所言,并未成功。而我今天明白了究竟原因何在。我期望这个于我而言全新的学科能帮我使语料成形,但没想到我的注音缺陷太多,以至于无法奠定这一研究的基础(也正因为此,我拒绝出版这些材料,或许因此从一个走到了另一个。当时我认识村里一个印度年轻人,从他那里得知一个简单词语,而这个词语五十多年后遇到了一个语言学家,于是成为一门陌生语言的初标志)。只有在结识雅各布森之后,我才明白音位学于我而言可能有一种全新的用途,它并非一种提升我的语言能力的方法,而是一种教学,或许我能将其应用于其他领域。
在这些信件中,一些人或几类人占据了重要位置,我需要做一些说明。
首先是我的父母。当时他们屈居在塞文的小房子里,我的父亲根据所在的村子将其命名为康卡布拉,距离瓦勒罗盖上游两公里,临埃罗河,位于埃古阿勒峰山坡上。我的叔叔让(父亲的兄弟,毫不吝啬于为我父母提供物质帮助,直到他1931年终破产)慷慨解囊,1927年给他们买下了一家养蚕厂,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登记在了他们名下。卖养蚕厂的人在区里当公证人,昨天还在用桑叶喂蚕,转眼就把厂子卖了,用换来的钱为自己名下的另一处牧场买了三四十棵苹果树。
我的父亲在几位手工匠的帮助下,成功地将这个没水没电的房子改装得能住人。他很有做手工活儿的天赋,很多时候都能借此弥补资金的匮乏。直到德国人为惩罚当地一支游击队而出兵,他们被迫逃离那里。如信中所述,我的父母依靠我从巴西带回的储蓄过活,有时又会寄回给我。他们还种菜,母亲养母鸡和兔子。临村举办婚礼时,父亲会去照相,还会给床上的逝者照相。
我的个妻子迪娜拒绝与我同去美国,那或许是个容易的选择。我们虽然分居,但法律上还是夫妻。她和我的父母维持着良好的关系,帮他们办假的身份证,使其能够继续居住,主要是在蒙彼利埃,我的巴西同事、法学院教授勒内. 库尔坦也住在那里。我在后文中再说迪娜。父亲在那里得了一场严重的地中海热,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我并不知情。
我的母亲有四个姐妹。老大阿琳的丈夫是亨利.卡罗–德尔瓦耶,此人1914年以前是个小有名气的画家。一战期间响应动员入伍,但很快就退役了,和家人去了美国,在那儿颇有起色,不过后来逐渐衰落,家庭也濒于解散。卡罗–德尔瓦耶几年后重回法国,直到去世。我的姨妈和孩子们留在了美国,靠着参加会议、写文章、出书拮据度日(她是塞弗尔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出身)。她的子女彻底变成美国人,吉尔贝是工程师,在加利福尼亚结婚并在那里定居,泰蕾兹在纽约,是个布料印染设计师。
接下来谈一谈朋友,先是卡昂一家,在我的信中占据了很大篇幅。我年轻时,父亲和一位叫吕西安. 赖斯的人建立了友谊。此人英年早逝,妹妹迪娜〇2嫁给了比利时商人若. 卡昂,我估计他是证券经纪人,生活非常宽裕。他们有两个孩子,吕西安(在我的信中,吕吕这个昵称跟了他很久)和我的小弟弟年纪差不多,让–皮埃尔年龄更小一些。与比利时人的友谊为父亲带来了几笔布鲁塞尔的肖像画订单,这也就解释了我的出生地问题。
一战结束之后,卡昂一家提议为父母安置,让他们摆脱物质的匮乏。于是父亲每年都会在海边寻找度假场所,然后以卡昂一家的名义在那里租一栋别墅,要足以装下我们所有人和他们的宾客。我的母亲要提前两个月承担起全部家务,整栋房子上上下下全部加起来,不是轻松的活儿,但在我的记忆里,母亲对待他们一家从未缺少过勇敢和忠诚。而我们,则可以免费度假,卡昂一家也无后顾之忧。总之,可以这么说,我们是为主人干活儿以换取食宿的客人。这并不妨碍双方的感情,却让父母和我处于一种依附状态,青少年时的我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尴尬。
于是,瓦勒罗盖的房子以及我们在那里初的生活在我看来是一种解脱,但没有持续很久。这一期间卡昂一家前来看望,对那个地方满是喜欢,于是他们买下了与我们相邻的房子,之前是一位老农民独自住在里面。他们收拾了房子,每年夏天都会来住。我们有了自己的房子,除了住所以外,一切一如从前。因此我的信中常常出现听起来像比利时语的名字,也就不足为奇了。或许其中有初的年月里受到卡昂一家邀请的宾客,或是父母熟识之人,但我只认识其中少数几人,其余一无所知。
信件中涉及的第三类人包括和我一起长大的皮埃尔·德雷富斯、他的妻子以及妻子的两个姐妹和她们不定期出现的丈夫。上述所有人都住在罗阿讷,直到战争结束,并未太过操劳。我在其他地方讲述过自己和皮埃尔·德雷富斯从童年时期就建立了友谊。自1939年起,我和他妻子的姊妹发展了一段关系。基于这两种原因,我在信中对罗阿讷这群人表现出一种特殊的感情。
信件也流露出一种不讨喜的自鸣得意。大家应该很能理解,我的父母一直为我忧心,所以我必须让他们放心。否则,他们就会觉得我一人背井离乡,而且处境比他们更加危险。所以我就用了一些吹嘘之词,换取他们的信服,相信一切都会更好。
拿到这些信后,我进行了分段处理(我写的时候并未这样做,为了节省篇幅,我写得很短,或打字没有空行),用现在人们的话说就是透透气。此外还修正了许多拼写和语法上的不妥之处,并删除了一些短小片段,因为时至今日它们依然是隐私。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2002年12月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人类学大师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写给父母的两百多幅家书,以一种自画像的方式,帮助读者了解他隐藏于学者身份之后的另一面。
书信精准描述、真实记录了八十多年前“一个逝去的世界”:煤气灯照明、火炉取暖、周日分发信件等琐碎的日常,呈现了一个未来人类学家的观察视角。
收录32幅珍贵历史照片和列维-斯特劳斯家书手迹。
编者的话
克洛德去世之后,我需要整理他的材料。阅读这些成堆的信件,我又惊又喜。我仿佛听着他的声音,又见他的模样,各种描述让我想起这个共同生活了近六十年的男人。持重,令人敬畏,鲜为人知。无论在斯特拉斯堡服兵役,或是在蒙德马桑*次担任教师,又或在纽约流亡,他几乎每天写信。这些书信其实就是日记,而日记恰如一种自画像。通过公开这些信件,希望人们能了解他隐藏于学者身份之后的另一面。
——莫妮克·列维-斯特劳斯
前言
序 言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是独生子,他给父母写过许多信。他的母亲一直保存着这些珍贵的信件:“他喊我们‘亲爱的二老’。”每当说起收到儿子来信时的感觉,她都会幸福得脸上放光。我们要向她致敬,得益于她,我们如今才能出版这些写于1931年至1942年间的217封信。
父母只能靠他生活,因此暗自谋划送他服兵役,于是有了他与父母的次长期分离。他明白自己在他们生活中的位置,两天写一封信便足以证明。为使父母安心,他经常带着一种吹嘘的口吻——他在美洲信件前言中作了解释。他说自己表现出色,上级向他表示祝贺。吹嘘并非其风格,但他这样做是因为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担忧,以及儿子不能“成才”的恐惧。父亲是肖像画家,靠订单谋生不容易,而母亲常常想的是如何撑完一个月。
“痛苦的是,完全无法独处。”他于1931年10月在斯特拉斯堡的斯蒂恩军营里这样写道。克洛德毕生追求的,正是这一不可或缺的独处。他并非拒绝与同时代的人共处,而是畏惧任何妨碍思考的声音。因此他选择用通信的方式与人交流。只要允许,他都会陶醉于写信的快乐之中。1939年以前写给父母的信,全部都是手写的,立刻能拿来读,而且没有标注日期。我尽力将其按时间排序,而带注释的校勘本有待完成。克洛德只会涉及一些普通话题、军营的日常生活,以及其与政治人物——安德烈?马其诺、马塞尔?德亚、莱昂·布卢姆——的联系,目的是通过他们的介入,使自己在巴黎服完兵役。在这些长信中,会定期出现一些人物的名字,如今已能得知他们的成就。由于克洛德曾担任社会党学生联盟总书记,所以会经常见到他们,并与他们建立了友谊。但是战争期间的一些立场问题,动摇了克洛德在1931年至1933年间与这些人建立起的信任。
克洛德会向父母表达忧虑。初是物质方面:克洛德的父亲靠订单谋生。然而,自19世纪末以来,绘画和肖像素描受到摄影的严重冲击,订单数量变少。克洛德会经常谈及此事,以示担忧。特别是他的叔叔让因1929年至1931年的金融危机而破产,而在那之前他还能资助他们度过艰难的月末。
1932年夏天,克洛德于巴黎战争部服满兵役,在塞尔韦纳地区度假时给父母写过14封信。他于9月成婚,和妻子定居在蒙德马桑,并在城里的高中谋到份教职。在那里,他给父母写过97封书信和明信片。全部信件并无日期,所以我对其进行了编号。以S开头的信件寄自斯特拉斯堡,P开头则寄自巴黎,而M开头则是蒙德马桑。1935年2月,他乘船去巴西,于是我们看到一封在瓦朗斯中转时的信。
本书的第二部分由50多封美洲信件(1941—1942)组成。克洛德重读了1941年的信,并为其作序。他在2007年把档案交到法国国家图书馆时才发现1942年的信,于是在页边作了旁注(我将其作为脚注)。信件多以打字形式完成,均标注了日期。克洛德应该是想到自己去世后,他的信件昭示着一种历史性时刻。美洲信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所以未编号。在让–诺埃尔?让纳内馆长的鼓励下,克洛德把档案交由法国国家图书馆,还补充了战争期间在纽约写的50多封信。而此前写于1931年至1935年间的165封信,他应该认为不大有趣,而且与工作无关,所以把它们留在了家里。为了便于理解——我允许自己这样做,涉及朋友或亲戚的身份之处,我在页面下方加了注释,涉及作品之处标明出处,还调整了拼写和标点,完善了大部分缩写,为文本划分了段落。
我有理由出版这些信函吗?有人会傲慢地指责我,称信件只关乎一般话题和军营的日常生活,比如一位哲学教师花几个小时缝扣子和擦步枪,给政治人物写信,通过其介入来帮助自己。还有他企图入选朗德省议会,这让他的高中教学生活更加丰富。他在任何地方写的信里,的快乐就是欣赏风景,特别是美食。我们应该品尝丰富的食物。辆车要选车篷可折叠的,考取驾照不易,还有那场爆胎事故,所有人都被丢进沟里,一场选举造势也因此告终。那么应该公开讲述这些不具历史影响力的事件吗?
面对指责,我会回应:这些信约写于八十年前,呈现了一个逝去的世界,许多年轻人会为此颇感震惊。街道上用气体照明,室内靠火炉取暖,只有周日才会分发信件。克洛德向母亲索要几块破布,用来擦亮扣子!我们能想象一个没有多功能用纸的世界吗?还有卫生情况,几天不能洗澡。他描述精准,同等看待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这就是未来的人类学家。
克洛德讲述了他阅读和看过的电影、戏剧。有了相机之后,他会与父亲分享各种体验。他在斯特拉斯堡时提到了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法国西南地区时讲述了与父母朋友之间的关系。
在写于2002年的“美洲信件”前言里,克洛德点明了人物的身份或国家,而之前为了躲避审查用的都是代号。这些代号有时让人很难找到头绪。比如他母亲的大姐即阿琳姨妈就被用作代号。涉及美国时,她充当代号,有时又被用作人称(读者能够结合上下文来分辨)。他一直很挂念在法国南部的父母。这一话题不断出现在他的信里,而重复是因为他怕信件丢失。克洛德经常不知要说什么,不能跟他们讲重要的事——得规避审查时令人警惕的话题。他在1942年1月22日的信中自我辩解:“再没有哪个历史时期像今天这样,令身处其中的人感到无比空虚。”纽约信件反映出他对美国的评价发生了变化:年,他充满热情,而第二年,尝到流亡之苦。1942年2月16日,他写道:“尽管这里的人对我盛情款待,但我不会因此而幻想,而是坚定地(或者至少长远来看)只做一个过客——前方是哪儿,我不知道,只希望是归去的方向。”
克洛德去世之后,我需要整理他的材料。阅读这些成堆的信件,我又惊又喜。我仿佛听着他的声音,又见他的模样,各种描述让我想起这个共同生活了近六十年的男人。持重,令人敬畏,鲜为人知。
无论在斯特拉斯堡服兵役,或是在蒙德马桑次担任教师,又或在纽约流亡,他几乎每天写信。这些书信其实就是日记,而日记恰如一种自画像。
通过公开这些信件,希望人们能了解他隐藏于学者身份之后的另一面。
莫妮克·列维–斯特劳斯
2015 年 6 月
书籍介绍
《致亲爱的二老》收录了法国著名人类学家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1931年到1942年间写给父母的两百多封家书,标题出自他几乎每封信的抬头“亲爱的二老”( Chers tous deux)。这本家书集由列维-斯特劳斯遗孀莫妮卡·列维-施特劳斯编辑整理,记录了列维-施特劳斯人生中动荡、艰难但也至为重要的10年。
这10年里,他在斯特拉斯堡的斯蒂恩军营里服过兵役;在结婚后定居蒙德马桑,并在城里的高中谋得一份教职;他又乘船前往巴西,在美洲留下了研究和探索的足迹;他还曾流亡纽约,在这里与美国人类学界建立了密切的交往。在信中,他向父母表达过自己对物质生活的担忧,讲述自己看过的电影、戏剧,分享拥有相机后的各种体验,也分享自己关于人类学的论文发表后的喜悦。诚如他的遗孀莫妮克·列维-斯特劳斯所说:“这些书信其实就是日记,而日记恰如一种自画像。通过公开这些信件,希望人们能了解他隐藏于学者身份之后的另一面”。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8分
网站更新速度:8分
使用便利性:9分
书籍清晰度:8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7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3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实惠(259+)
- 一星好评(612+)
- 无盗版(573+)
- 内容齐全(142+)
- 值得购买(501+)
- 图书多(169+)
- 差评少(91+)
- 格式多(505+)
- 博大精深(233+)
- 体验还行(296+)
- 一般般(501+)
- 超值(205+)
- 体验差(596+)
下载评价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菱***兰: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苍***如:
什么格式都有的呀。
- 网友 通***蕊:
五颗星、五颗星,大赞还觉得不错!~~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寇***音:
好,真的挺使用的!
- 网友 石***烟: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冷***洁:
不错,用着很方便
- 网友 相***儿: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曹***雯: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孙***夏: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谢***灵: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喜欢"致亲爱的二老:列维-斯特劳斯家书"的人也看了
华图2017重庆市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及华图名师详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预售】富爸爸富小孩:给你的孩子理财头脑 罗伯特清崎系列 投资指南的书 个人理财教育港台原版图书籍台版正版进口繁体中文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新零售 打造商业新生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扶贫济困的保险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国通货膨胀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200问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捷进活用英汉词典(修订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七五”普法教师以案释法读本/全国“七五”普法统编系列教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收支平衡VS水平适度: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研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证券投资基金基础知识机考题库与高频考点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新华书店自营】注册岩土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专业考试规范汇编(第4版)(1-5)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先发制人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傣汉词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尤斯伯恩世界经典童话纸雕图画书:小红帽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图解山海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9787512621824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 第2版 图灵交互设计丛书 giles colborne著 ui设计经典教程 从策略看设计心理学 设计理论畅销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千年蜀道之惊心旅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男性健康全书 【正版图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水浒传(布面精装 彩图珍藏版 美绘国学系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3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4分
实用性:9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4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5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7分
文化贡献:7分